为了贯彻落实我校《吕梁学院拔尖人才联合培养计划实施办法(试行)》(院政[2022]33号)文件精神,根据教务处《关于继续实施《西安交通大学支持吕梁学院本科交流生培养协议》的通知》(院教函[2025]32号)要求,特制定我系2025年选拔方案。
一、指导思想
实施开放式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,为热爱学习、志存高远、具有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和潜质的优秀学生提供外出交流学习的条件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远大理想,立志成为崇尚科学、追求真理、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,并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和引领作用,带动我系各学科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,进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。
二、选拔工作领导小组
组长:李香林
成员:雷勇 郭琳琴 胡晔 樊利利 张宇光
分工:李香林全面负责学生选拔工作,雷勇负责具体实施、成绩考察、导师遴选工作,樊利利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品德、日常行为考核工作,以及第二课堂参与工作,张宇光负责班级推荐及调研反馈工作,郭琳琴负责笔试组织工作,胡晔负责面试选拔工作。
三、选拔对象
根据院教函[2025]32号文件要求:在2023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四年制本科专业中选拔3名并候补1-2名专业基础好、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学生,赴西安交通大学相同或相近专业学习。
四、选拔条件
(一)基本原则
保证质量、宁缺毋滥和“公平、公正、公开”的原则。
(二)选拔条件
1.必备条件
(1)爱国爱校,品行端正,身体和心理健康,具有强烈求知欲和坚韧不拔的精神,能够吃苦耐劳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;学习、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,综合素质高,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,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;
(2)前三学期考试成绩平均排名在专业前10名以内或获得过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、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国家级奖项,考试成绩平均排名在前20名以内,基础知识扎实,没有不及格记录,专业课成绩突出;
(3)遵守纪律,无违反校规校纪行为,有较强的团结协作精神,组织能力突出,工作中勇于开拓、无私奉献;
(4)积极参加学科竞赛、科技创新竞赛、社会实践活动,获得国家级奖项的同学优先;
3.同等条件下优先原则
(1)英语水平良好,通过四、六级水平测试;
(2)计算机水平良好,有计算机等级证书;
(3)科研兴趣浓厚,有相关论文发表;
(4)热爱教师岗位,有教师职业资格证书;
(5)参加王文素拔尖实验班;
(6)其他荣誉获奖证书。
五、选拔程序
(一)自主申报。学生根据学校和数学与人工智能系选拔条件自主申报,并填写《吕梁学院拔尖人才联合培养计划申请表》(附件1)并提供相关支撑材料。
(二)班级推荐。学生所在班级对个人提供的材料进行初审,对初审通过的学生逐一给予综合评价,在辅导员的主导下,广泛征求班级意见基础上,填写《拔尖人才联合培养计划申请学生鉴定意见表》(附件2)和《拔尖人才联合培养计划申请学生基本情况汇总表》(附件3)。
(三)确定人选。系选拔工作领导小组对班级推荐人选进行资格复审,重点审核专业课、英语计算机水平、荣誉获奖等,确定考核对象。
考核分下面四个环节最终确定上报人选。
1.调研。组织给学生讲授专业基础课教师召开座谈会,对入围学生进行调研,主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、学习能力等专业方面的情况,结合班级推荐意见,最终确定6-8名进入下一环节。
2.笔试。统一组织笔试,笔试主要考察学生的专业拓展知识、测试心理素质和逻辑思维等方面,择优选拔5-7名进入面试;统一组织面试,
3.面试。主要考察学生发现问题、应变能力、团队合作能力和科研兴趣,面试由系领导、专业导师等成员构成,择优选拔5名学生进入下一环节。
4.会议讨论。根据班级推荐、专业调研和笔试面试情况,系选拔领导小组对入选的5名同学综合考查,会议表决确定3名推荐对象、2名候补对象予以公示。
5.系内公示。对会议表决结果在数学与人工智能系公示栏或网站予以公示,公示期为3天,联系电话:0358-2274333,电子邮箱:sxx@llu.edu.cn。
(四)结果上报。公示无异议,结果报送学校。
六、附则
(一)全系师生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,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和落实。
(二)在推荐过程中经核实弄虚作假者,取消其资格,并追究其责任。
(三)本方案适用于2023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四年制本科生。
数学与人工智能系
2025年5月27日
附件:
附件1: 吕梁学院拔尖人才联合培养计划申请表
附件2: 拔尖人才联合培养计划申请学生鉴定意见表
附件3:拔尖人才联合培养计划申请学生基本情况汇总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