姓名:张献文
性别:男
出生年月:2004.09.26
政治面貌:共青团员
籍贯: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
系(部)专业班级:数学与人工智能系 数学与应用数学2302班
实践单位:学子晖行动中心
实践岗位:志愿者
实践时间:2025.1.24-2025.1.26

放假回家没几天,我就闲不住了。想起老师总说社会实践很重要,干脆去社区服务站问问有没有能帮忙的。真巧,他们正在筹备春节送春联活动,我立马报了名。活动当天起了个大早,和十几个志愿者一起布置场地。搬桌子时发现红木桌角刻着"2008年捐赠",原来这些老物件都是居民捐的。书法老师带着整套工具过来,光是裁纸刀就有七八种,教我裁红纸要留三指宽的边,说是老规矩。


我的主要任务是维持秩序。起初觉得就是引导排队,真干起来才发现门道不少。得给腿脚不便的老人安排靠前的座位,要盯着小朋友别蹭到未干的墨迹,还得记住哪位老师擅长写哪种字体。活动结束时,我的毛衣袖口沾着洗不掉的墨渍,笔记本里记满了老人们教的春节老讲究。原来春联不只是红纸黑字,那些手把手教写字的温度,听故事时茶杯飘起的热气,才是真正的新春滋味。
参加社区送春联活动前,我以为就是帮忙发发红纸。这十五天的实践让我明白,看似简单的事情里藏着大学问。
我学会了裁春联纸不能随手就剪,老规矩要留"天三寸地两寸";给书法老师打下手时,发现调墨汁得先顺时针搅三圈;最意外的是跟着网格员学做电子登记表,把居民们想要的春联内容整整齐齐排进表格里。


二十几个志愿者就像齿轮组,得互相配合才能转起来。中学生负责跑腿送春联,退休教师帮着核对名单,我这个大学生成了"救火队员"。记得那天给5号楼的张奶奶送春联,发现她家防盗门关不严实,赶紧联系物业师傅上门修理。看着老人安心的笑容,突然懂了什么是"为群众办实事"。
这次活动给我上了三堂特别的课:跟书法老师学会了悬腕写"福"字,听独居老人讲了几十个春节老故事,还从社区主任那儿见识了怎么组织大型活动。最让我感动的是,八十岁的王爷爷特意送来他手抄的春联口诀本,泛黄的纸页上记着三十年前的墨汁配方。
现在看着家家户户门上的春联,终于理解社区书记说的"文化传承就在生活里"。我的帆布包还沾着洗不掉的金粉,笔记本里记满了居民们教的春节老讲究——这些实实在在的收获,可比盖着红章的实践证明珍贵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