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与安全意识,助力教育帮扶工作,吕梁学院学生“暖心”志愿队于2025年7月3日组织教师职业礼仪及安全专题培训活动。
在培训过程中,刘彩峰老师围绕教师职业礼仪展开了系统的讲解。从定义来讲,教师职业礼仪指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规范,具备规范性、教育性、示范性以及传承性等特征。
在内容方面,它涵盖了多个维度。在仪容仪表上,要求发型整齐清洁、面部清爽干净、着装端庄得体;在言行举止方面,需要使用规范用语,保持亲切的态度;在沟通技巧上,与学生沟通时要尊重并认真倾听,与家长交流时要展现出专业素养;此外还包括课堂礼仪,比如准时授课、维护课堂秩序、公正地布置作业等。

培训形式丰富,通过PPT展示、案例分析、情景模拟、现场示范及互动交流等方式,让参与教师和志愿者深入理解职业礼仪在传递教育温度、建立师生信任、塑造专业形象、促进有效沟通及传承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重要性。同时,安全培训环节结合以往实践,对交通安全、住宿安全等方面进行重点强调,剖析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。

参与此次培训活动的人员学习热情呈现出十分高涨的状态,在整个培训期间,他们自始至终都全神贯注。每个人都认真仔细地记录着培训过程中的重点内容,生怕遗漏掉任何一个关键信息;同时,还纷纷掏出手机,将课件上的重要知识点拍摄下来,以便日后复习回顾。当培训结束之后,这些参与人员并没有立刻离开,而是积极主动地围在老师身边,与老师深入探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和职业礼仪相关的问题。他们诚恳地表示,通过这次培训,自己对职业礼仪的理解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。之前仅仅停留在流于表面的认知层面,而现在已经深入到了职业礼仪的内涵之中。他们深刻地认识到,职业礼仪对于教育工作而言,就像是一本“隐性教材”,它虽然不像常规教材那样显而易见,但却能够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,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。

此次系列培训为志愿队成员筑牢了职业礼仪与安全双重防线,助力他们将礼仪规范融入教学,以专业素养、安全意识为乡村教育注入活力,为开展优质教育帮扶做足准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