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鹤,女,山东济宁人,我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16级毕业生,以345分成绩考入山东师范大学。
一个人的能力有多少,从来不是用眼睛看出来的,而是这个人实实在在的在经历每一次清晨、每一场黄昏中发掘出来的。
我从来都不是一个特别优秀特别出众的人,从小到大,也都没成为传说中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可以这么说,从牙牙学语到高考,很少有人会去主动问我怎样解题,我一直都不是一个自信的人。直到大学,我才逐渐找回了遗忘多年的自信感和成就感,我开始有了梦想,有了目标,有了想要为之奋斗的东西,我会突然在深夜感慨,千万不要碌碌一生,我想要让自己在接下来的人生里发光发热,想要尽自己微小之力,去赢得一个相对美好的将来。
在大四这年,我选择了考研,许多人都会问,为什么要走这条路呢,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畅。我选择考研,不是为了追求情怀,亦不是为了随波逐流,而是想去证明一下自己可不可以,想要在青春正好时把自己提升一个高度,也算是给二十几岁的自己一个最好的交代。
考研之路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,我也经历了大大小小的低谷期,考研与实习的碰撞,激起了我内心不小的波澜,总埋怨时间是小偷,稍不留神就把每分每秒带走,你还没来得及做些什么,它就已经在你面前悄然溜走,不留一丝痕迹。
正儿八经开始准备是在七月的夏天,燥热的空气、困倦的眼皮都是阻力,但我却没法说服自己就此停下,仍然蹒跚前进,那时因为内心慌张,我已舍弃午休时光,靠着一杯杯咖啡“续命”,也算是挺过来了。
天气微凉时,我们去了交口实习,那段时间,就像在海绵里挤水,零零散散的复习,效率远不及在学校的日子,每次沮丧、满满负能量时,都在抬头看见云朵满天的清晨和云烟环绕的大山后得以安慰。最后的时光,是在一个辅导机构度过的,还记得那些奋斗过的教室,还记得早起和晚睡的感觉,还记得朋友间的相互打气,还记得父母远在他乡的记挂担心,还有自己想坚持到底的勇气,这一切的一切,都构成了当时的我。那段经历,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。
还记得最后从考场考完最后一门出来的那一刻,没有突然释放的感觉,只是忽然心里空落落,这段忙碌充实的日子就这么结束了,从炎夏到深冬,一路走来,没经历过的人永远不会懂,仅凭我的文字也无法表达半分。
疫情发生的太过突然,从来也没想过,一个寒假居然从年初延迟到了暑假,我们这代人真的算是经历了大起大落。顺理成章的,我的初试成绩公布、复试准备、线上复试、最终成绩公布都在这段时间一一进行。在家总无法像在学校那般“三头六臂”,总是强迫自己去静下心复习,好在最后坚持下来了,最终成绩下来的那天,终于算是松了一口气,终于可以计划自己、安排自己。
考研这件事,我不想说的多轰轰烈烈,也不想把自己夸张到多厉害,每个考研人都是平凡人,把平凡的事尽自己力做好,不辜负自己,就已经很厉害了。
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,都坚持到底,都能熬过最黑的长夜,拥抱最美的黎明。